2014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14年11月25日—26日,第一届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5所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教育中心、教育电视台,以及13所广播电视大学的校长、资源建设中心主任、教师等近50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共同研讨和分享了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与应用情况。 图 单从凯主任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主任单从凯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了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基本情况,指出中心在为社会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开发了数字化教学系统、备课平台、学习平台等,致力于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探寻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在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工作中,他认为未来的主流教育形态一定是数字化学习,在这一教育转型时期,学校要做好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 图 杨孝堂研究员做《数字化资源与泛在学习》主题报告 图 邹景平教授做《科技驱动下,在线课程与老师角色的迭变》主题报告 图 郭文革教授做《在线课程的设计》主题报告 十几位学者专家、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主管领导为大家贡献了精彩纷呈的演讲。报告内容涉及:数字化学习资源——OER(开放教育资源)、微课,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教育应用——泛在教学、移动学习、MOOC,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实践等多个维度。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热烈讨论,交流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对在线课程建设思路、应用模式等产生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参会代表表示此次会议既有高屋建瓴的设计理念剖析、未来趋势的方向性指引,又有具体课程开发的实践案例,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学习交流,期待2015年“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再见。 图 代表合影 附:专家观点 (以专家汇报顺序列) 北京大学郭文革教授:未来主要网络课程模式是I+C类课程,即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有机结合的课程,在我国网络课程建设中,学习活动一直是短板,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需呈现老师的教学思考。 清华大学程建钢教授:对于新科技,我们不应过分讨论,只进行应用即可。Mooc课程不是一种新的创新,它的内容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而其优势在于可以架起国内外沟通的桥梁。 国家开放大学校长助理杨孝堂:泛在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必然要求,建设课程学习资源体系需要从预设核心资源、生成性资源、关联性资源、泛化性资源四个维度建设。优质的预设性资源的建设原则是:必须、够用、有效、经济。 北京理工大学李小平教授:对课程的系统设计必须完成脚手架的搭建,具体知识点可引入微课设计概念,课件资源的逻辑构造应该注重知识单元的编织。科学家不能完成教育家的工作;网络教育家不是单单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团体。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王丽:介绍了中心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流程及设计理念。 台湾文化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邹景平教授:从线上课程的变化入手,介绍OER资源和Mooc课程。Mooc课程的优势在于:学习内容精简,学习活动丰富,社会化学习色彩浓,提供了国际化视野。她指出,传统教育重视知识,而未来教育的重点在于体验和能力的提升,并提到了教学设计中“练习”的重要性。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李静:介绍了中心数字教材设计与开发的流程及设计理念。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原俊玲:具体介绍了中心微课程设计的流程及方法。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周东辉教授:具体介绍了沈阳电大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学校建设微课程的情况和对微课制作的几点思考。 国家开放大学李平教授:以文科课程为前提,阐述了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对当前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的具体方法。 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武马群院长: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层面,即职业教育应具有知识创新教育(探究式教学)-高级、能力培养教育(项目式教学)-中级、技能形成教育(技术素养培训)-初级三种教育培养方式。同时还提出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首都师范大学刘军:回顾了自己10年的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历程,反思视频培训教学已存在很久,但为何近几年来微课、Mooc课程受到如此多热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李春林:提出已有各学校所使用的教学平台已具备了较全面的功能,但是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学生规模为什么没有Mooc的大?也不易挖掘出优质的教学资源等问题。从优质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吸引力增强两个方面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及我们进一步应该做的工作。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孙升龙:介绍了中心自主研发的Mooc平台,并进行了平台功能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