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什么样?哪些人可以申请入读?……在教育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后,这个崭新的名词引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和猜测。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
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敞开大门
记者:开放大学被世人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究竟为何物?我国为何要建立国家开放大学?
杨志坚: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自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以来,它就日益受到世人重视和关注,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并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正在实现全面崛起。意识到教育和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和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具体任务,就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集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输送到广大基层、农村、边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满足全民终身学习及其多样化需要的国家开放大学。
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记者: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是否可行?
杨志坚: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和社会共识。经过30多年的建设积累,我国已拥有包括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1125所地市级电大、1827所县级电大、3000多个教学点和6万多个教学班,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庞大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但是,国家开放大学绝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在本质上,国家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不同,它强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没有围墙、超越时空限制、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建设这样一所新型大学,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必须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主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活动,最终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理想目标。
建设“国家学习超市” 鼓励特色课程发展
记者:国家开放大学的专业如何设置?课程标准如何制定?学历如何授予?
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是一个办学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它由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等共同组成。总部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分部依托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学院和学习中心由各分部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统一设置标准,依托地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建立。同时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同组建相关行业学院、企业学院。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遵循相对统一的基本制度、政策,包括学习制度,专业、课程建设,学习成果认证,资源共建共享,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等。
各分部将按照“错位发展”原则,建设特色专业、课程和发放相关证书。达到建设标准的专业和课程,可上升到国家开放大学平台,面向全国招生。国家开放大学已有专业,各分部不再重复建设。尤其要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积极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网络、学习资源和培训项目,自主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最终,我们要通过统分结合,形成“国家学习超市”,使注册、学习、考试更灵活方便,更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实现学分“零存整取” 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记者:终身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国家开放大学将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
杨志坚:在我国,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面临着繁重的发展任务。首先,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学历教育的供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目前26%的毛入学率仅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始阶段,国家开放大学必须积极但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面向7.69亿从业人员、1.2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劳动力以及1.6亿老龄人口,国家开放大学还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受教育需求。还要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
必须指出的是,要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国家开放大学还要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申请获取对应的课程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层次的学历证书,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当前,我们正在着力与大学、行业、企业以及城市组建联盟,从师资、课程等方面集中优质资源,从职业准入、社区培训等领域拓宽服务渠道。今后,还将组建规模远程接待服务团队,加强与学习者的教学交互、学习跟踪记录,力争为学习者提供体贴周到的个性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开设网上大讲堂,免费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讲座,全方位地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