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教科研搞得非常出色,而且备课、上课也很认真负责,但他们就是得不到学生的足够认可。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好教师是“讲”出来的。 
  一、教研水平不等于教学水平
  教研是精读深思,是探索发现,是专业特质;教学是师生互动,是动态过程,是组织经营,是综合表现。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某某教师很优秀,论文发表在哪里哪里了,还获得了国家级或者省级的什么奖项。”其实,这些远不是优秀的关键因素。因为,越过课堂教学谈教师的优秀简直就是镜中观花水中赏月。事实上,学生学得怎样才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或优秀与否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因为,教师怎样通过对课堂的驾驭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始终都是教师是否优秀的基本特征。
  二、预设不等于课堂
  我们常见的各级各类教学调研基本上都要走进课堂听课,而不是去研究教师的备课,原因就是教学的决定因素是课堂生成,是教学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教师怎样实现对教材的开发利用,怎样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地让学生理解领会,怎样优化教学内容等,才是最有价值也最值得调研的内容。课堂的特质在于生成,在于课堂的美感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无论教师的备课(预设)多么充分,都无法涵盖课堂上的教学过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机智(急智)需要有意识地去锤炼,并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师生相宜,教学相长。 
  三、好教师是“讲”出来的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育人的抱负、专业的素养、教学的热情,还要善于表达,即要讲得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教师会讲还体现在懂得什么时候该讲与什么时候要倾听上。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讲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讲。学生产生表达期待时,教师要适时停下来仔细倾听并恰当引导与点拨。好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还要注重激励,通过交流引领学生脚踏实地地刻苦学习;好教师更要学会倾听,学会观察,懂得点拨,懂得尊重,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细心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促使他们志趣高远,坚忍不拔……
  总之,好教师是“讲”出来的。教师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就必须让自己的教育语言具有感染力,就必须让自己的课堂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必须让学生怡情广识和乐于接受。

相关信息
 
· 2019-08-27
· 2015-04-15
· 2013-11-14
  最新更新
· 国开泛在深度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
· 数字素养提升与教学创新专项培训在乌鲁木齐举行
· 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哈尔滨举行
· 关于举办首届数字化国际课程征集活动的通知
· 2023年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分中心主任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第七届中国(长沙)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暨产教融合博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 第九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 新时代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呼伦贝尔召开
· 关于举办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及班主任能力提升研讨会的通知
· 关于举办新时代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