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移动互联网这样,在过去3—4年之间如此深刻改变一个产业,改变很多方面的规则、格局是非常罕见的。 国内首部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日前发布。报告称移动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方式巨大改变的同时,发展之路还需明朗。移动互联网:最好时代到了?
6月7日,由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相关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权威专家学者完成的国内第一本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2)》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世界最大的移动终端产能。移动互联网正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专家指出,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之路并非坦途。发展方式、商业模式、安全问题、伦理规范等问题值得关注。 移动终端爆发式增长 匡文波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8年前第一次上网时的情景:UNIX系统,电脑笨重,运行速度很慢。尽管如此,这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还是预感到,互联网将改变整个世界。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们,就开始寻求和硬件厂商合作,纷纷加入与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手机混战。7月,阿里巴巴推出阿里云手机;9月,腾讯推出HTC Chacha手机;12月,百度发布百度易平台手机……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上升至69.3%,已经接近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73.4%。 商家们看到了数据背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潜在能量。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智能手机的销量就超过7000万部,同比增长近130%。其他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等也呈快速上升趋势。 历史地看,过去30年,整个信息产业经历了高速的增长和创新。而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辉的眼中,像移动互联网这样,在过去3—4年之间如此深刻改变一个产业,改变很多方面的规则、格局是非常罕见的。 “移动互联网首先改变了信息传播及信息交互的模式。”北京邮电大学移动互联网开放创新实验室副主任谭茗洲指出,移动游戏、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搜索、手机支付等丰富多彩的应用正迅猛发展。 “云已经落地了” 对于终端和应用,天津启云科技CEO王钧则有不一样的体会。此前,他专注做移动通信终端,2006年底,跟一些研究“云计算”的机构接触后,他感觉发现了另一块新大陆。 蓝皮书指出,云计算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移动应用服务区别于上一代无线应用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5月24日,国内首家数字出版云计算中心在天津运营一年后,王钧所在的公司打造了北京首朵数字出版云。再有两三个月,公司在天津打造的“数字文化社区”将走进社区居民,“云已经落地了”。 这些将图书、报纸、音乐、电影、游戏等数字内容通过云端发布,用户可以通过云终端进行访问,才是真正直接体验到“云”的这一技术。 记者打开了一个叫“智云自主服务”的菜单,内存、硬盘、带宽、购买年限等,都是按年明码标价,自主选择提交。“光在这一硬件购置上,企业可以节省30%—40%的成本。”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赵方表示,云计算基地的建设,对城市的科研水平、中小城市数量、市民整体文化素质等要求比较高,如果是盲目建设,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发展之路还需明朗 2011年全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同比增长近100%。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实现150%的增长。宏观来看,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国家的经济、教育、安全等各个领域。 面对风生水起的市场,蓝皮书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之路还需明朗。 匡文波分析,在应用方面,我们上网相对还比较贵,由此导致视频广告发展很艰难。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方面,尤其是操作系统等,还需要“国家队”。 在追求盈利空间的同时,商业环境里的“信任”是必须考量的因素。赵方建议,建立诚信的环境,除了技术保障之外,在技术人员管理等伦理道德上,立法与规范应当跟上步伐。 谭茗洲说,以前他习惯花一元钱买一份报纸,而不是免费获取手机报,但现在,更会考虑后者。“这是成本与获取的问题”。 与其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用户阅读等习惯,不如说是用户在经历权衡后,培养成主动放弃的习惯了。在匡文波看来,那种认为对传统阅读的回归,也许只是人的一厢情愿。
相关资料:首部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2)》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