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职业学校应以文化自信为指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有着强大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力,身处其中的师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和力量。学校的一景一物、教职工的一言一行,甚至师生的穿着打扮,无不昭示着学校文化的客观存在。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持久不懈的培育、点点滴滴的积累和长时间的积淀,职业学校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体现本校特质的学校文化是篇大文章。 其一,应确立适合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下,明确切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核心内容不会因学校领导的更替而轻易改变,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也会与时俱进,吸收时代因素做出调整。此外,关键是应将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与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学生的学习理念和目标相融合,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使师生对学校的发展追求产生共鸣、形成合力,将其作为全体师生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价值观,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学校的发展。 其二,培育奋发向上的良好校风学风。校风学风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是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群体心理定势以及由此外化的群体行为倾向。好的校风学风是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要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必须围绕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下功夫。学校领导班子是龙头,要建设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的学校领导集体,领导班子既要业务精湛,想干事,能干事,又要作风过硬、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服气,才能理直气壮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带领师生把学校办好。教师队伍是校风学风养成的关键力量,要注重培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让教师从精神风貌、人品道德、学识素养、仪态风度等方面都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学生是校园的主体,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养成学习习惯。通过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师生时时刻刻感受学校的这种力量,自觉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自觉奋发向上,共同成长进步。 其三,健全具有激励导向的制度规范。学校应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各项制度规范的制订出台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使制度规范真正得到师生的认可,成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自觉遵守、共同践行,并将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应注重制度规范的激励导向,规则不是管束、压制,而是引导和规范。师生个体在各项规则指引下各自达到自己的目标,学校在规则指引下平稳运转,并达到愿景。应坚决摒弃旨在卡、压、罚的管理制度。让制度引导人、让事业激励人、让成就凝聚人,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局面。 其四,引入对接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学校是应有之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引入和对接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将其渗透到硬件设施、管理过程、课堂教学中,比如将学校实训场地按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流程、操作规程等,学生统一实训服、工具包等,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实践。借鉴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将企业5S等要求应用到教学区、实训区、宿舍区的管理;将企业考核制度引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实习实训管理;将企业的组织模式引入到班级架构中等。利用课堂教学等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受到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其五,美化校园环境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要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塑造美观的校园视觉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育树栽花植草与育人相结合,让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育人。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凝练校训,在醒目的地方悬挂或镶嵌校训。唱响校歌,凝神聚气。在公共场所设置黑板报、阅报栏,在教室、走廊悬挂大国工匠、技术能手肖像和名人格言警句。办好校刊、广播台或电视台,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熏陶和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寓教于乐。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