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新人。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时代新人要做到“五有”: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如何培养“五有”时代新人?可以从“回归”、“创新”两个方面着力“育人”,而回归、创新、育人也正是此次校长论坛的三个关键词。
  一、回归
  回归,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根本使命,回归高校首先是教育机构其次才是科研机构的本位。这些年来我们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脚步;也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何出发、从何处出发以及到何处去,学了知识,忘了常识,忘了本份,忘了初心,忘了梦想,找不到回家的路。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回归。本来大学兼有研究教学双重任务,大学应当教学与研究有机统一,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然而,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行其道的潮流下,在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下,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过分强调科研,崇尚科研是“王道”,科研成为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教学或多或少地成为不情愿的负担和陪衬,忽视教育特别是本科生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学俨然变成了科研机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职能)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人才培养,到后来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在大学的诸多使命中,很多人忽视了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本质所在,把这些使命等量齐观、相提并论,忘记了大学的根本使命。须知,大学的使命不是N,而是1+N-1);不是平行并列,而是有主从之别。大学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其它职能和使命都是由人才培养派生出来的。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
  二、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然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不二法门。大学创新是全方位的,这里重点强调三点。
  一是高校的教育教学要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打破长期以来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从以“教师”为主导“教材、教室、教育”为中心的“教的范式”,向以“学生”为主体“学养、学堂、学习”为中心的“学的范式”转变,实现从“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学习共同体”转变,使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成为主体和主角,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西南交大着力推动教学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依归,以课程为突破口,以质量为导向,以构建“课程质量评价”和“教育教学创新”两大体系为标志,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评价→反馈→改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机制。该机制推动了以“学”为中心的综合教学设计,明确了什么是好的教学和如何开展好的教学。通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与评估,支持教师教学创新追求卓越,支持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打造“质量+创新”的教学文化,在增强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和提升课程质量的原动力、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能力与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近年来,近百所兄弟院校到校调研,学校也多次受邀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主题报告进行推介。
  二是以“互联网+”理念和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当前,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波澜壮阔,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纷纷发布高等教育创新战略,将高等教育信息化视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战略”,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发布“2030年的学校”调查报告,斯坦福大学提出开环大学计划(Open Loop University),密涅瓦大学实施O2O式办学体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变革,推动教育思想的迭代、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方法的更新和教育手段的升级。2017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了《2017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预测了高等教育未来5年采纳的六项关键技术:自适应学习技术、移动学习、物联网、下一代学习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和自然用户界面。这些前沿技术向我们展示了智慧高等教育的形态。未来高校将加速“去中心化”,实现知识学习更先进、更广阔的开放化、共享化,班级授课形式或将走向终结,“机器++N”将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场景,基于共同兴趣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将大行其道。
  近年来,西南交大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型”教与学信息化服务平台。学校创新信息化与教学融合途径,助力课程教学创新,支持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自主开发授课助手、教学APP、微信Clicker等创新应用,首创国内移动教学平台,实现精细化教学管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进“微专业”建设,重构专业知识与能力框架,支持学生建构式学习,打造大陆首个学生成长数据档案系统。西南交大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多次获得全国教育信息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百佳网站称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教学信息智慧服务平台”案例还被选为2016年度教育部教育管理优秀案例,这也是11个优秀案例中唯一的教学案例。
  三是构建“五课堂”,拓展学习边界。“五课堂”中的第一课堂,即传统和现行的教室内课堂;第二课堂为校内课外社团、公益、兴趣小组等各种活动;第三课堂是国内校外各类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义工等活动;第四课堂为留学、游学、访学等海外学习、交流、考察、实习和出席国际会议、参加国际竞赛等。第五课堂则为易班(E-class)、MOOCs课程、云学习、翻转课堂等虚拟课堂和网络交互等e-learning学习平台。“五个课堂”共同构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课堂。
  自2014年以来,西南交大大力打造“五个课堂”。学校以“提高效率、解放课堂、激发潜力、研究学习”为原则,总体构建并实施了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线上与线下“四结合”为途径,以专业与通识、教学与科研、科研与产业、理论与实践“四融合”为手段,以培养的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创新创业成长“三成”为目标,以机制、课程、队伍、平台、服务“五位一体”建设为主线,各类实验室群、校内外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工程训练中心、众创空间“五平台”为支撑的“四四三五五”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深化基于综合教学设计的“线下+在线”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究、对标示范与自我反思观照等学习方式的多元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育人
  育人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现在“人才”谈得太多,却忽略了“人”本身。学校要育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人,是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要从“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个维度四维一体地培养人,请特别注意,价值、人格、能力、知识这一顺序。以往知识居于优先地位,能力次之,人格和价值则处于边缘乃至忽视的状态。现在把“价值塑造”放在首当其冲的第一位,就是要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价值判断,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
  大学教育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四全”育人,要一体化育人。2017126日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规划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我们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队伍配齐建强、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育人。
  育人不仅要言传身教,更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尤其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善因,助力学生的心灵攀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相关信息
 
· 2022-02-26
· 2023-03-31
· 2021-08-21
· 2021-06-09
· 2020-12-21
· 2020-10-28
· 2020-04-20
· 2020-03-10
· 2020-01-16
· 2020-01-07
· 2019-12-26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07-17
· 2019-07-16
· 2019-07-02
· 2019-06-28
· 2019-06-17
· 2019-06-14
· 2019-05-22
  最新更新
· 国开泛在深度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
· 数字素养提升与教学创新专项培训在乌鲁木齐举行
· 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哈尔滨举行
· 关于举办首届数字化国际课程征集活动的通知
· 2023年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分中心主任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第七届中国(长沙)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暨产教融合博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 第九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 新时代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呼伦贝尔召开
· 关于举办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及班主任能力提升研讨会的通知
· 关于举办新时代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