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始终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有对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坚守,也有因应时代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高等教育,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过去的大学,既有变,也有不变,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以变应变。
变:知识“泛在”催生大学新样态
高等教育之“变”,主要体现在两个趋势上。
一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今天,知识已经突破了时空界限、突破了大学之间的界限,任何大学的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到世界最好的课程,获取到世界前沿的学术资源。
二是没有教材、没有课本的大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技术的突飞猛进,理工农医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传统的教材和课本已经难以适应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已经具备“泛在”的特点,无形的大学正在对有形的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不变:高等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仍保留着独特气质
高等教育之“不变”,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大学能够提供系统的、基本的、基础的专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培养过程。
二是大学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教育的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教育,这是一个系统的全面成长过程。
三是大学校园内传道授业解惑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熏陶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组成了“有形”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独特的气质、品质和味道。
这三个方面都是基于网络获取资源,零散性、碎片化地学习知识的“无形”大学所无法取代的。网络资源和新技术的发展只是大大扩展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渠道,大大促进了、创新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大大增强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但改变不了、更取代不了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职责和基本功能。
顺势:高等教育的应变之道
我们必须把握这些“变”与“不变”的特征,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是走出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育。在过去的大学和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育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学生以“观众”身份出现,被动地接受满堂灌教育。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彻底跳出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实施“课堂革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学生自主获取资源、自助学习相结合,知识接受与批判性思维训练相结合。这样的课堂是一种灵动的课堂,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
要彻底走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必须着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努力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把学生推向讲台,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努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体现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三是努力实现以供给为中心向以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设计教学过程。四是以投入评价为中心向以产出评价为中心的转变。改变以教师教学工作量和学生评教情况评价教学的传统方式,通过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掌握程度、学习质量来考核教学业绩。推进“四个转变”,逐渐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才能实现从“教得好”向“学得好”的转变。
二是推进创新创业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需要大力推进专业现代化改造,打造专业“升级”,打造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并将专业教育与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有机、深度融合起来。当前,国内多数高校都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许多还成立了相应机构,这对于统筹调配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无疑是高效的。但是,如果较多地停留在“活动”层面,较少进入“教育”层面,就只是一种“课间操”“午间茶”,尚有待于改进。
为此,必须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打造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链。一是构建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二是构建训练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学术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大环境,一方面提高大学内外部协同育人效率,另一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培育提供资源。三是构建孵化体系。在校内,科技园、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都可以承担孵化器任务;在校外,可以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来嫁接建设孵化器。四是打造“导师+”体系。建立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库,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家相结合的导师模式,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指导。通过上述“四个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效延伸,实现二者在人才培养上的完整、有机结合。
三是走向开放型教育。知识无国界,大学具有将所在城市与全国、全球相连的特殊功能。这为高等教育跨越学科、学校、国家界限,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提供了广阔空间。
因此,大学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新趋势,实现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的大学之间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课程和学分的互通、互换、互认,探索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推进跨学科培养。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人才培养的学科边界,消解目前相对狭窄的学科组织之间的壁垒,灵活地建立各种形式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平台,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学科交叉培养环境。二是推进跨学校培养。健全学分互认、同堂上课制度,搭建校际人才培养合作平台,促进多元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三是推进跨国界培养。坚持本土优势、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学术研究国际化、校园环境国际化。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机制,持续营造浓郁的国际化办学氛围,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交流能力。通过“三跨”,为学生个性成长、全面成长奠定多元文化基础,推动高等教育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的开放包容。
把握好“变”与“不变”,从容地以变应变,才能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谋划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
|